無花果(Ficus L.),又名天仙果、明目果、映日果等。無花果生長勢強,並有多次生長習性,幼樹新梢及徒長枝當年生長量可達2m 以上;萌芽力、發枝力都較弱,骨幹枝生長明顯,其上潛伏芽較多,且壽命很長,可達數十年,當重剪時潛伏芽便迅速萌發而形成新樹冠。[1]
無花果為落葉小喬木或灌木,可高達12m,樹皮光滑,灰白色或略帶褐色,全株具乳管,可分泌白色乳汁。干皮灰褐色,平滑或不規則縱裂。小枝粗壯,托葉包被幼芽,托葉脫落後在枝上留有極為明顯的環狀托葉痕。
單葉、互生、具長柄,葉片大,厚膜質,寬卵形或近球形,長10~20cm。上面粗糙,下面有短毛,暗綠色,常有3~7裂,冬季落葉後在枝條上留下三角形的大型葉痕。邊緣有波狀齒。葉腋內可形成2~3芽,其中小而呈圓錐形的為葉芽,其他大而圓者為花芽;花單性,淡紅色,埋藏於隱頭花序中。
無花果可食部分是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,單花及由其發育的瘦果隱生於肉質花托內部,外觀上似不花而實,故稱「無花果」;果實有扁圓形、球形、梨形或壇形數種,果皮色澤亦有綠、黃、紅、紫紅之分,但多為黃色。果肉多呈黃色、淺紅色或深紅色,單果重因品種不同為0.035~O.15kg不等,多為0.08kg左右。
肉持花序托有短梗,單生於葉腋;雄花生於癭花序托內面的上半部,雄蕊3;雌花生於另一花序托內。聚花果梨形,熟時黑紫色;瘦果卵形,淡棕黃色。
花期4~5月,果自6月中旬至10月均可成花結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